许将冲元以前执政知大名府,以刚略称。时同官曹蒙衔命察访,蔑视郡县,威令甚严。至大名,见冲元,当庭下轿。冲元出,见其倨甚,复入呼法司曰:“不知前执政作守,监司得当庭下轿否?”法司具条白之:“不许。”伫立曹甚久。复令白曹曰:“请就宾次,以全国体。”曹失措而退,许接武迎之,谓曰:“在将无称,此乃朝廷礼耳,公不可以人而轻国也。”曹气慑无语,更不问一毫事,屏缩数日而去矣。——宋范公偁撰《过庭录》
许将在北宋政坛上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名臣。一则能文能武,官运亨通,举朝为荣;二则,正直无私,性格刚略,世人称道。
许将,字冲元,闽县东山乡人。仁宗嘉佑八年(1063)进士,奉派签书昭庆军判官。英宗治平年间,许将循资可召回京任馆职。要知道,得馆职在当时来说,可是青云直上的好机会,也是许多以荫人仕的人梦寐以求的。许将却说:“起家为官,本代耕,愿出为地方官,读所未见书。”遂知明州通判。
神宗熙宁四年(1071),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朝廷大量擢用年轻官员。许将被神宗召对称旨,授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本当由太常寺转任博士,因神宗赏识,超改右正言(中书省下属官,从七品。作者注)。第二天,值舍人院(以中书舍人判中书省事,掌管本省职权。又注)。许将三天连升三级,第三天,判流内铨(主管流内官员铨选事宜兼考课院。再注),举朝皆以之为荣。在这期间,许将恪尽职守,兴利除弊,神宗大加赞赏。3年后,又诏令不必经过甄试进知制诰。真可谓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熙宁七年(1074),契丹以20万大军进逼代州(今山西代县),并遣使索地,大战一触即发。神宗命许将为使,北上谈判。许将广闻博记,谈吐自若,驳回了契丹使者的种种刁难,并晓以利害,破灭了契丹人觊觎南朝的梦想。还朝后,受到神宗嘉奖,判尚书兵部。4年后,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遭人陷害,黜知蕲州。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许将在这几个州任知州期间,当地狱中无犯人,士子不谤政,被誉为50年前的贤臣王曾再世。
元丰六年(1083),许将为兵部侍郎。他条陈八事,说兵之事有三:曰禁兵、相兵、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牧马、市马;兵器之事有二:目缮作、给用。两年后,许将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哲宗元祐三年(1088),许将再为翰林学士,次年拜尚书右丞。因事得罪了以文彦博、吕公著为首的保守派,不久便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今河北定县),后又改为扬州,又移大名府。
大名府就是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四京”分别为:东京,又称汴京,乃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西京,乃河南府治所在地(今河南洛阳);南京,乃应天府治所在地(今河南商丘);北京,乃大名府治所在地。北京是在庆历二年(1042),吕夷简上奏仁宗帝,请建都大名,才升大名府为北京的。当时的北京城分宫城和城外城,幅员四十八余里,设有城门十七座。是南北水陆交通要冲之地,为河北重镇。
许将在北京大名府任上,因“教训”曹蒙,曾上演了一幕有趣的戏剧——
当时监司曹蒙奉旨到各郡县察访,所到之处,根本不把郡县长官看在眼里,甚是威风。到大名府见许将时,一直进了大门,到了府衙门前才落轿。下轿便大声张扬:“你们的长官为何不来见我?”
监司到底是多大官?曹蒙为何如此嚣张?原来,在北宋地方官制中,府州军监以上的大区称为“路”。路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监司包括: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宪司和仓司也有监察责任,因而路一级可视为监察区。而帅司呢?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较宽。为防止安抚使权力过重造成危害,因而安抚使要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同时还要受到下属官“走马承受”的监视。
再说曹蒙。曹蒙应为曹曚。据宋人王明清云:“曹武惠(曹彬)诸子,名连玉字;玉字生人字,慈圣光献,昆季也;人字生言字;言字生日字;日字生水字;水字生丝字。”曹蒙应为“日”字辈“曚”,是宋初名将曹彬的五世孙,是“慈圣光献”曹皇后的孙辈,也算将门之后吧。
话说许将迎出来,见监司曹蒙甚是傲慢无理,心想,你我都是同一级的官员,只不过本府受监司的监察而已,何必那么狂妄?要知道,许将是出了名的以刚略著称的官员,他可容不得这种小人得志,作威作福的神气样。于是便想治治曹蒙的傲气,径直进屋呼出法司问道:“不知道前任执政作守,监司到来是否也是当庭下轿呀?”法司根据条例照实回答:“这是不允许的。”许将又让法司找来相关律例查找具体的细则,故意拖延时间不搭理对方。这样一来二去,监司曹蒙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被晾在一边,颇为尴尬。等法司宣读完有关律例细则后,许将这才郑重其事地对曹蒙说:“曹大人你也听见律例上是怎么说的了。还烦请行宾客之礼,以全国体。”曹蒙羞愧难当,手足无措,只好退回府衙外面,重新通报。许将这才细步徐行前去大门外面迎接曹蒙,说:“敝人虽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这是朝廷定的礼仪。曹公不可以以轻人而轻国礼啊!”曹蒙又气又恼,但慑于国法律例,又不好发作,只好生咽下这口恶气,也不再过问府上诸事,缩在客馆里郁闷了几天,无趣告辞。
许将给曹蒙“补”了一堂生动的礼仪课,在今天看来,招儿颇有些狠毒,这也可看出许将一身正气,疾恶如仇,根本容不得那种小人得志的丑态。话又说回来,许将也非凡人,虽遭贬谪,又岂是你将门后裔曹蒙所轻视的?
许将先后两次知大名府。第二次知大名府已是19年后的徽宗朝了。
在这期间,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哲宗绍圣元年(1094),许将召为吏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圣四年进正议大夫、中书侍郎。适时章悖为相,请开掘司马光、吕公著的坟墓,斫棺曝尸,又要大肆杀戮元祐旧臣。哲宗问许将对掘墓一事的看法。虽然6年前,吕公著等人把许将贬到了大名府,但许将不计前嫌,慨言道:“掘墓非盛德事,请陛下三思!”哲宗这才中止了此提议,还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勒字立碑,以示纪念。
徽宗崇宁元年(1102),许将官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不过,蔡京超擢入相后,许将很快就被排挤出朝廷。大观元年(1107),御史中丞朱锷又诽讪许将诸多罪名,许将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又降为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移大名府,不久,以郊恩加观文殿大学士、奉国军节度使。这一次,许将在大名府呆了6年,屡次上书告老,终被召为祐神观使,直到终老。
纵观许将一生,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任职期间,都可以算得上是轰轰烈烈的。三天连升三级,可谓鸿运当头;与契丹谈判,纵横捭阖凯旋归;为政一方,治绩卓著,士民称颂;两知大名府,全国体,养终老。一句话:光明磊落,德行天下。
——刘彦庆编著《风雅:闲话唐宋文人士大夫的情趣生活》金城出版社,2008年0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