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史话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大名史话 >> 大名历史编年

大名历史编年

发表日期:2011-8-24 15:18:56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序  言

 

大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闻天下,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深入系统地研究大名历史,挖掘大名文化的内涵,探寻其发展的规律性及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大名人民在历史上的贡献,继承大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弘扬大名人文精神,对于今天大名的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名取“兴旺强大”之意,西汉初年建县。因西汉末年元城县委粟里王莽家族“凡九侯五大司马”,又称“贵乡”;因历史上天雄军威震一方,又别称“天雄”。自曹魏在元城建阳平郡至日军侵占冀南,先后有贵乡郡、魏州、武阳郡、河北道、兴唐府、广晋府、河北路、大名府、大名路、直隶省会、冀南道、大名道、大名专区等三十多次县级以上的行政机构设在大名,其中两次作为国都,七次作为陪都,八次相当于省级,十余次相当于地市级。大名作为黄河以北的区域中心城市长达一千七百余年,作为国都、陪都长达一百三十年,这是大名发展史上一段极其壮丽的时期,决定了大名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大名与中华人文发端同步。上古时期的黄帝部落及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鲧禹治水经行此地。兴起于商,商汤以此为根据地灭夏建国,盘庚徙殷后,为京畿之地,都内地,内服区。崛起于春秋战国,齐桓公筑五鹿城“以卫诸夏”,魏武侯建别都拒赵抗齐,争雄中原。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西汉建县,曹魏建阳平郡,始为区域中心,西晋、北朝因之。繁荣于隋唐,隋大运河使魏州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枢纽中心,造就了商业大都会的地位,魏州遂成为天下六雄之一。鼎盛于五代、北宋,大名作为国之都城,名东京、邺都、北京,史称“邺都六州户口,天下之半”,繁华冠天下。衰落于金,金元以降,至明清,为路为道为府,虽为区域中心但影响远逊以前。日寇入侵,沦落为县至今。大名走过了从城邑到别都,从县治历州郡而都城的自豪,也经历了从国之都城降落为路为道为府为县的无奈落漠。

大名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枢毂中原,襟带齐鲁”之势,“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称, “王者不得不为王,霸者不得不为霸,奸猾得之,是以致天下不安”。纵观大名的发展进程,凸显的地理优势,成就了大名以北方重镇走进历史名城之列,可谓“乱世雄藩,治世重镇”。

沙麓灵秀,卫水流韵。大名素称灵秀之地,人杰地灵,先后诞生三帝、六后:新朝皇帝王莽、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世宗柴荣、汉元后王政君、汉平帝王皇后、后周太祖圣穆柴皇后、宋太宗淑德尹皇后、宋真宗章怀潘皇后、明嘉靖孝洁陈皇后。商汤、曹魏高贵乡公、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出帝石重贵、藩齐刘豫在此登上帝位。

检阅历史,大名这片沃土“不乏倜傥、瑰绮、忠孝、廉节之俦”,贤哲辈出,英名卓著的思想家、雄才大略的军事家、领一带风骚的文学大师等代不乏人。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名将孙武、孙膑,传世兵法名扬中外。西汉末年,王莽以一介儒生被天下推上皇位,大胆革新,勤政廉政为民,但终因无力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身丧政亡。东汉唯物学家王充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西晋赋作家束皙博学多识。唐朝历史名相郭震才干垂范后世,魏博藩帅田承嗣、田悦、何弘敬、韩君雄、韩简、乐彦祯、罗弘信、罗绍威一代枭雄,大历才子公乘亿词赋著名。宋代刘安世不畏强权,人称“殿上虎”,柳开力排浮靡文风,宋白学问宏博,刘筠始创“西昆体”为一代诗学宗师,潘美、曹翰等开国名将战功赫赫,郭永以死抗金,气壮山河。元代有科学家齐履谦,勇于改革的经济学家卢世荣。明清黄立极成基命、成克巩为首辅重臣,崔述始创疑古史学派。民国有以死抗日的步超,文穆殉国的解蕴山,中国共产党早期女党员、妇女运动的先驱郭隆真,直南豫北革命策源地创始人冯品毅,红军师长柴鸿儒等。建国以来,一代歌后邓丽君蜚声海内外等。他们是大名人的代表,勋业彪炳千秋,誉满华夏,谱写了壮丽篇章,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不但为这片土地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永远激励我们敬慕追远,继往开来。

大名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做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是冀南豫北的一所地下党校,是“直南党的策源地”,点燃了二十余县的革命烈火,涌现了数十位省部级干部,百余位司局级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元城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小太行”,建立有兵工厂、印刷厂、被服厂等,宋任穷、陈再道等将军在此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期间,大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的巩固建设,大名人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军队打到那里,人民就支援到那里。建国后,为了国家利益,无私宽厚的大名人民慷慨担当,为保障京津,两次向大名决堤放水,随后又将大名列为泛区,展现了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宽广胸襟。凡此贡献,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历史上官于斯土的盛唐名相狄仁杰、北宋名相文彦博、韩琦、寇准,功著青史,万世流芳,寇准留下的“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为千古衙联。著名文学家、诗人欧阳修、苏澈、黄庭坚等居官在此,吟诗放歌,留有佳话。魏德深、耿介、庄钧、张昭芹、丁春膏等爱民勤政,德政永为后人纪念。朱廷焕、韩克琦、赵炎等,贪财祸民,永被后人唾弃。儿皇帝刘豫使大名蒙羞,万世所不齿。

悠久的历史,催生了大名灿烂的文化,富于智慧、勤劳勇敢、坚韧无私、宽厚大度的大名人民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以“革新、求实、任侠、包容、爱国”为主要内容的独特开放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大名特殊的精神面貌:

——主变不守常,富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大名人不墨守旧俗,不拘常规,因时而变,因势而发,“敢为激发之行”,敢为天下先。如王莽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历史上并称,建国初期的大名农村互助社全国闻名,一九七七年夏,万北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早于安徽小岗村,开我国农村改革先河。

——不骛空语,不驰虚声,求真笃实的实干精神。大名人富有理想,立足实际,勤业敬业,以求经世致用。王充因“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力倡“元气自然论”,其哲学理论“始若诡异,终有理实”,后世影响极大。卢世荣首次提出由国家专营海外贸易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五得利面粉集团以钢磨起家,数年间面粉产业跃居全国第一。大名小磨香油享誉全国,打入东南亚、欧美等国,可谓“磨小油香名大”。

——崇文尚武,敢于抗争压迫的任侠精神。大名近齐鲁,多风雅君子,明清大名文风鼎盛,畿辅称最。然“其人亦多任侠仗义,有燕赵遗风”,义勇尚武,民风剽悍,抑强扶弱,历来“号为难治”。唐魏博牙军 “阔视大言,自树一家,天子不能制,有司不能问”,使田承嗣、田悦、何进滔、罗绍威等名闻史籍,五代李存勖因恃魏州银枪孝节军而得天下,范延光得之而生反叛之心。在压迫面前敢于抗争,在外族入侵面前勇于反抗,大名府起义是金朝历史上最大的反抗起义。清初大名府群起反清,因“地方未靖”,特在大名设直鲁豫总督。日寇侵华,大名人民在冀鲁豫三省掀起抗日怒潮。今天,大名尚武古风尤存,是全国武术之乡。

——善于纳新,无门户之见的包容精神。大名地处水陆交凑中心,以博大深邃的胸襟,大气开放的心态,勇于善于接纳新事物,无丝毫地域偏见,燕赵、齐鲁、三晋、中原、江淮等地域文化兼收并蓄,交融升华,十余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道教五大宗教相安其所,互不排斥,使得大名多元文化异彩纷呈。

——国耳忘家,敢于担当天下兴亡的爱国精神。大名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乱世出武将平天下,盛世多重臣治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孙膑战绩卓著,万世流芳。唐安史之乱,河朔三女子誓杀反贼令人敬佩。五代乱世,潘美、曹翰、李继勋等征战四方,天下一统于宋。盛唐名相郭震治理边陲,牛羊遍野,路不拾遗。北宋刘安世勇于进谏,正义于朝廷,匡扶朝纲。明末黄立极成基命危难辅政,勤施于国,力挽狂澜,扶危定倾。清初成克巩首辅,励精图治,美誉“太平宰相”。抗战时期,以“就地抗战”为号召,解蕴山、裴志耕、李大磊等在担负起民族救亡大任,付出了极大牺牲。

悠悠千年史,弹指一挥间。鉴古知今,了解大名,才会热爱大名,对大名历史的骄傲自豪,才会激发我们去担负起复兴大名的重任。大名列入河北省第一批扩权县,随着近几年的强劲发展,相信大名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崛起。

尽管在大名复兴的道路上有一定的坎坷和困难,但大名人承先贤的光辉业绩,秉大名的人文精神,以创新的思维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求实务实的时代精神,开拓创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势将谱写大名历史的新篇章,再创大名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