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辑录
域情概览
新闻要事
古今揽胜
风物图典
历史经纬
大名人物
史志书展
文化长廊
丽君文化
消费指南
异域风情
史料辑录
方志馆藏
方志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行业采风
志鉴动态
市场扫描
艾家口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史料辑录 >> 人民日报(1946年7月4日):廿七县三十万居民可免水患 冀南完成第一期治河工程,变五千顷土地为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三千余万斤

人民日报(1946年7月4日):廿七县三十万居民可免水患 冀南完成第一期治河工程,变五千顷土地为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三千余万斤

发表日期:2012-11-28 10:05:03 作者:佚名 浏览数:

【日期】1946年07月04日

【版号】2

【栏目】

【作者】本报讯

【本报威县讯】我冀南区河道,事变前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多年失修,加之八年来敌伪的摧毁,河床全被淤塞,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在今年大生产运动中,为免除水患,增加收入,我冀南行署特制定修河计划,根据河系,具体分工,并拨发粮七百一十万斤,款三百万,以作治河费用。至麦收前,故城、隆平、磁县、魏县、大名、鸡泽、任县、武邑、永年、宁南、枣强、平乡、新河、威县、馆陶等二十七县人民,已胜利的突击完成第一期治河计划,共修复河堤三十六万四千四百六十一丈,开渠五万零二百七十六丈,桥三座,共用工二百五十六万五行七百七十五个。一千余村,三十余万居民,可免除水患。五十万零六千八百亩土地,变为良田。每亩平均以增产五十斤计算,全年可多增产食粮二千五百三十四万斤。能浇地五十六万一千一百五十亩,每亩平均多收十斤,共能多收五百六十一万一千五百斤。这一巨大成绩,兴奋了全区群众,他们都愉快的说:“国民党在时,淹死也不管,共产党来了,给我们造下这么大的福利,有共产党在这里,永远不怕水灾了。”麦收后的第二期治河在群众的迫切要求下,各地已开始进行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