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岳邯春,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月1日出生,大名县人。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名师范学校,199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函授专科,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学本科。2005年9月调至县委办工作。现为县政府特聘史志研究员。
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因为缺少大族气象;
不重视文化的国家是可悲的,因为缺少大国风范;
不重视文化的城市是可悲的,因为缺少大城神韵。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城市自古就有有文化尊崇的传统――题记
大名县借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东风,立足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把发展文旅产业当作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来抓,将文化产业与三年上水平有机结合,全面启动“文化振兴”工程,倾力打造冀东南文化强县。
一、挖掘特色文化,探寻“文化振兴”的基点
大名是三省交界处中心区,曾是三朝古都、四代府第,历代王朝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设直隶省第一省会。各种文化交融汇聚,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有宋明两个古城,文化旅游资源囊括了历史文化景观、娱乐休闲、金融商业等各种资源类型,兼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和现代文化内涵丰富的双重特性。
一是以北京大名府城遗址、明代大名府城、石刻博物馆为代表的大名府文化。曾辉煌一时的兴于唐之魏州、盛于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8公里处,见证了唐宋风华。公元1401年,该城一次性水毁于地下0.4-5.6米处,对其开发挖掘,可填补北宋都城考古一项空白。明代府城布局严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近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多次予以保护修缮,整体形态完备。石刻博物馆拥有200余方古代碑刻,其中原唐节度使何进韬德政碑的五礼记碑是中国最大的古碑。
二是以郭隆真纪念馆、直隶七师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大名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邓小平在善乐营召开会议,指导冀南军民抗日;宋任穷、陈再道在卫东建立根据地,素有“小太行”之美誉。在整个革命斗争年代,先后涌现出郭隆真、解蕴山、柴鸿儒、冯品毅等一大批革命家,“直南第一个革命策源地”之称的直隶七师遗址位于县城中心。
三是以法国天主教堂、兴化寺、清真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大名是宗教大县,信教群众达11万,保存着多处风格迥异的历代宗教建筑,展示着宗教艺术的无穷魅力。有临济宗祖庭——兴化寺,有南关和金滩镇两大清真寺,法国天主教堂是华北地区第二大古教堂。
四是以邓丽君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大名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先后有一帝(王莽)、二后(汉元帝皇后、明嘉靖陈皇后)、三阁老(黄立极、成基命、成克巩)、四大名相(狄仁杰、韩琦、寇准、包拯)、五名人(束皙、潘美、卢俊义、郭隆真、邓丽君)以及民族学大师杨堃等生于大名或在大名为官。
五是以“二五八”小吃、清真牛羊系列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唐武则天御酒——滴溜酒、明朝贡品——胡家湾黄瓜、清顺治年间王小楼甜瓜都曾为宫廷御品。大名的“二五八”全部被评为邯郸十大地方风味小吃,其中创始于清代的“二毛烧鸡”更是位列邯郸十大地方风味小吃之首。除此之外,还有小磨香油、芝麻焦烧饼、油香等享誉各地的传统风味小吃。
六是以武术、民歌、攉杆、草编、风筝、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大名被命名为“河北武术之乡”;“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先后被国家和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佛汉拳”被列入第一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文化共同汇成了大名“文化振兴”的稳固基点,成为了大名文化发展的强大支撑。
二、积极开拓创新,突出“文化振兴”的支点
特色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怎样保护、挖掘、开发我们的文化,是从县委、政府领导到普通干部群众,每个关心大名发展的有识之士的都在力行的使命。县委、县政府将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推动发展的产业,积极谋划、大力开展了大名特色地域文化的发掘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文化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外出考察,专家会诊,专题调研等方式广聚明策,先后邀请冯骥才省、市设计院专家等学者、专家调研指导,实地考察开封、平遥、香河等地文化产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大名历史、风物、特色进行科学论证,紧密结合大名实情,深度挖掘六大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力与生产力和谐互动、事业繁荣与产业兴旺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经济强县。
二是突出重点,倾力擦亮“大名府”文化品牌。投资7亿元的北京大名府故城开发项目已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该县打出了“大名府”文化的第一张牌。在宋城开发上,大力推进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护开发项目,重点规划建设宋代大名府故城遗址文化展示区遗址公园和宋代北京大名府风貌游览区主题公园;在明城建设上,结合明代大名府古城现有的资源,按照古城原有城门建筑形式,修复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沿袭原有古城道路格局,恢复修建了明代古城墙和护城河,建起了明城东、西门外两个文化广场,对“明城”内主要街道和街道两侧建筑按明清时期建筑式样进行改造包装;在景点设置上,规划建设府内“四个古”即“古城楼、古教堂、古龙槐、仿古一条街”;府东“四个一”即一“碑”(五礼记碑)、一“祠”(狄仁杰祠堂)、一“寺”(兴化寺)、一“庄园”(卢俊义庄园)。完善明城街区及文庙、元城书院、天雄书院等景点的规划设计。依托大名府碑刻文化,建成了环境幽雅的大名石刻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接待游客已达10万人左右。
三是多类并举,大力打造大名特色地域文化。开辟红色旅游,以直隶七师遗址、善乐营会议旧址、丛善楼小兵工厂旧址等抗日革命老区为主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名人效应,开发建设邓丽君纪念馆--筠馆,打造人文亮点。以此为纽带,联络台商,引进台资,发展经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做大做优饮食文化,投资1480万元,建设占地37亩民族特色小吃城,使风味小吃晋档升级,提高知名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奥运会、上海博览会和台港澳等处表演展出。“大名佛汉拳”、“大名古城传说与民俗”、“冀南吹歌”、“东屯风筝制作技艺”、“二毛烧鸡制作技艺”、“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郭八火烧制作技艺”等8项已成功跻身行列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强了培育保护。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名文化产业化的步伐迅捷而稳健,步入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天地。
三、实现以民为本,拓展“文化振兴”的落点
群众是文化振兴的基础,如何让群众成为文化振兴的最大受益者,如何把文化振兴推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该县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发展之路。该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县龙头文化阵地建设,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为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保障。
一是构建文化服务网络,文化“点”扩开覆盖“面”。该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史志网”,加强历史、文化、书法、绘画、诗文创作等活动的推介宣传。紧紧围绕“建三”、“破三”目标,使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建三”,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破三”,扎实推进“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破解农民“看电脑难”问题;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每年送书下乡7万余册,破解农民“看书难”问题;深入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每年下乡演出300多场,送电影下乡800多场,破解农民“看戏难”问题。
二是加强手工艺培训指导,“小”工艺渐成“大”规模。由文体局和商务局牵头,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利用各文化站点,加强对草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跃于民间的手工艺进行集中培训,“绝活”展示,并帮助艺人开辟产品市场。两度推荐大名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群英为县、市级拔尖人才,并破格直接录用为干部和县文化馆馆员。帮助草编工艺品远销欧、亚、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沙圪塔乡东屯村是远近闻名的“风筝村”,每年该县“风筝协会”都在该村组织举办 “三月赛风筝大会”,评选“风筝王”,风筝品牌打开了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各地市场。此外,大名镇的武术、西关村的泥塑、店东村的剪纸、石槽村的抬阁、金滩镇的高跷等在村民的传承下都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三是组织开展民间艺术活动,“老”艺术焕发“新”生命。引导建立民间文艺团体,先后发起成立了诗词协会、书画院等艺术组织,2011年10月赴京进行了大名碑刻拓片展,作品被中央党校收藏,多位作者的诗词、书画作品在各地展出获奖,远销国内外。倡导群众自办京剧戏迷协会、秧歌队、高跷队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赋予文化建设新亮点。例如大名镇有一大批农民诗歌爱好者,该县积极把他们组织起来,并经常派人指导其创作,坚持在每年重阳节举办“农民赛事会”。组织万堤镇万北村编写、录制村歌《万北之歌》,在首届“村歌献给党”全国大赛中获银奖,是此项活动中河北省所获最高奖项。目前,全县已建起“农民俱乐部”、“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文化组织160多个,文化艺术示范村24个。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大名经济的进步,更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据统计,特色文化产业拉动了近20个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带动20多万群众增收致富。
在国家、省、市文化政策的指引下,丰厚的文化遗存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在大名形成了“和谐”共生的新局面,大名“文化振兴”的脚步也必将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成为古色古香文脉昌的文化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