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史话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大名史话 >> 民国时期的大名道(1912年——1949年)

民国时期的大名道(1912年——1949年)(7)

发表日期:2011-8-24 15:02:0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一九三八年戊寅中华民国二十七年

118日,收复龙王庙镇。

是月,中共直南特委在清丰县梁村成立清(丰)南(乐)大(名)边区救国会,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拥有清丰140余村、南乐150余村、大名50余村。

任命濮阳专区专员丁树本为冀鲁豫边区八县保安司令,负责濮阳、大名、清丰、南乐、东明、长垣、范县、内黄防务。丁树本表示“守土抗战”,接受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愿意按八路军政工制度整顿军队,中共党组织派罗士高、晁哲甫到丁树本总政治部任正副主任。

27日下午,日军第一军第十四师团馆支队在飞机掩护下,由大名县金滩镇、龙王庙强渡卫河,向南乐、清丰、濮阳推进,789三日相继侵占南乐、清丰、濮阳等县。彰德、大名一带防务由日军第十六师团接替。

11日,由驻龙王庙日军岛村警备司令委任,并经驻大名今村朱之吉宣抚班长认可,成立南乐县治安维持会,何举之任会长,416日,治安维持会结束,成立伪南乐县政府,初在邢台办公,1939年移到大名县龙王庙办公。

日军大部南下后,沦陷区群众不堪忍受日军暴行,以各村共产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提出“打白狼、套白狼,捉住白狼雪冤枉”的行动暗号,分头抗击日军暴行。以共产党员李蕴珂为首的党、团员和各村党支部负责人决议举行武装暴动,暴动成功后,将队伍转移到卫河东部游击抗日。暴动前日傍晚,两名日军来到邱堤,被村民贾乐贤、李老二当场打死1名、打晕1名,打晕的日军苏醒后逃窜回据点。遭日军疯狂报复,火烧邱堤,烧死村民贾西珠,并提高警惕,武装暴动失败。大名城东北五六里某村不堪日军每日到村索要奸淫妇女,一日,6名日军再次进村索要“花姑娘”,被村民灌醉杀死,埋尸井中。

春,大名县西区土匪郭二科部500余人进犯西仲相固,陈忠传指挥朱振英民团进行阻击,激战三日,击退郭匪。田境集合南方离徒众数千人在广平、大名边境举行武装大游行,周边土匪遂不敢来犯大名县四区。共产党组织派遣梁一民等争取南方离田镜抗日,范筑先亦来争取,委任田境为大名北方抗日自卫团团长。

田镜联合苏资民团剿灭田六店郭献文匪部,张发孟匪部骚扰霍庄、马时庄、黄炉,苏资民团抵抗不支,联合大名城内日军消灭张发孟土匪大部,大名境内土匪绝迹。因苏资民团投降日军,遭十支队某部打击后,救国会、民先等组织趁机接收,改编为万堤抗日自卫队,崔炳南、郭俊之为正副队长,廉伯雅为指导员。经日军两次袭击扫荡后,仍保存实力。

中共直南特委派仇学起来到大名,让解蕴山、李大磊、王纪明、胡子襄等重新履行入党手续,组建中共大名县第四区工委,解蕴山为书记。

原民生汽车公司经理王松亭与朝鲜人金某经日伪政权批准,开办金刚汽车公司,经营大邯线运营,有日本人入股。

窑场村杨新华(时率领一支武装队伍抗日)和范王庄知名人士范文华组织附近村民两千余人,自备食宿、工具,历时15日修复上年东门口卫河决口。

31日,伪大名县治安维持会结束,3日,成立伪大名县公署,李权衡任伪县知事,靳星斋为警察所长,今村朱之吉为顾问,坂西为日军司令。靳星斋搜罗汉奸、土匪、反动民团和其他游兵散勇等200余人,成立伪警察所,下设20余人的特务系。

是日,日军联合金滩镇、龙王庙日伪军渡过卫河,扫荡西付集、小寨、文集一带。

16日,日军主力南下会战徐州,兵力严重不足。24日,伪大名县公署向各村分派人员、枪支,组建保卫团,约千余人,协助日军修筑守卫据点碉堡。伪县知事李权衡兼团总、副团长郭玉林,下辖四个中队,每中队辖三个分队,小队长以上者经考试任命。共产党组织乘机派遣人员打入保卫团内部。

3月间,万堤抗日自卫队与朱振英民团合并,成立大名县第四区抗日游击大队,李大磊任大队长,解蕴山任政委,胡子襄任教导员,约200余人,下设两个中队,驻西店。李慧之、李蕴珂、贾汉文成立大名县沦陷区挺进第一区队,由最初的十余人很快发展为五六十人,四五十条枪,活动在大名县西、南一带,后开拔曲周过渡到八路军三八六旅。

是月,铁卜营民团团长韩从孟、罗庄民团团长何九为暗中串联束馆镇周围村庄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抗日武装何秀甫部,何部对空放枪,东南撤离束馆镇。群众无一伤亡,原中共大名县中心县委书记许彤云等十三人死难。何秀甫原在大名城经商,日军侵占平津后,变卖资产,购置枪械组织队伍在赵站一带抗日,多次阻击日军渡卫河东犯,并予日军大量杀伤。后东撤束馆继续抗日。

410日下午,盘踞大名南关日军上尉高田英夫部下两名士兵到旧大名县村作恶,被村民杨清建、杨清静、杨凯方等打死一人,尸体填进水井,另一日军受伤逃回。下午三四点钟,高田英夫率五六十名日军分三路包围旧大名县治村,村民扶老携幼,呼儿唤女,纷纷向村南方向逃跑。日军进村后疯狂屠杀,未及逃离的村民无一幸免,又将煤油泼洒到民房上,放火烧村。日军此次暴行,杀死村民14人,烧毁房屋近900间。惨案之后,旧大名县村民为避免日军迫害,进大名城,均改走西门和东门,改村名为旧治村。

15日,日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独立第三混成旅团守备高邑、彰德之间地区及大名、临清附近。大名城内常驻日军一个大队,两个中队,400余人。日军拆毁天主教蒙养小学、经言小学,在原大名女子师范学校和大名中学院内分别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22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命令第一二九师主力及三四四旅一部迅速赴冀南、豫北平原和各铁路线。

24日下午三时,日军出大名城东、北两门,突袭抗日队伍,激战两小时,日军不支,仍退回大名城。

27日,解蕴山派王纪明、栗汇川到南宫向宋任穷汇报抗日救亡活动和大名县的敌情社情,宋任穷指示发展壮大救国团体、扩大武装、加强抗日宣传。

是月,解蕴山、王纪明等人组织成立大名县第四区抗日政府,开明士绅张献之任区长。

冀鲁豫边区八县保安司令部民军第四支队收复清丰、南乐县城和大名县龙王庙镇,丁树本部收复濮阳、长垣两县和滑县、内黄部分地区。丁树本假允四支队队长唐哲明出任大名县长,暗中命陈明韶带领300余人在大名县北张村组建第三旅,建立大名县抗日政府,并出任县长,发行大名县地方流通券。不久,县政府移驻户村。

陈明韶部积极抗日,先后取消龙王庙会道门武装,收编杨发贤匪部,在五花营伏击日伪军,派遣便衣出没前线,四处骚扰日军。52日,一部攻入大名城,旋即退出。时大名县四区大队担负着牵制南关日军的任务,先后强攻7次,由于盲目硬拼,损失很大。此时,丁树本兵力发展到27000余人,国民政府任命丁树本为河北省政府委员兼第十区专员、冀鲁豫边地区民军第二路司令,辖大名、濮阳、内黄、南乐等14县。

中旬,中共直南特委成立冀鲁豫抗日救国总会,统一和加强对抗日团体的领导,在清丰县六塔集召开各界代表会议,濮阳、内黄、边东、长垣、东明、大名等20余县代表到会,安发乾为总会负责人兼党团书记,总会分派工作团到所属各县筹备建立抗日救国分会。 

5月间,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率部到达肥乡县,解蕴山、李大磊前往汇报工作,因国民党已成立大名县政府,王新亭要求解蕴山等人维护统一战线到陈明韶政府工作。解蕴山出任民运科长,出于解蕴山的威望,进步青年50余人先后前来参加抗日工作,帮助陈明韶成立第三旅政治部,积极培训干部,并建立中共党、团支部,受南乐县委、直南特委双重领导。

是月,成立中共大名县第二区工委,李春元任书记,兼任救国会主任。

613日,濮县日军遭抗日军民连续打击,全部撤回大名城。

30日,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十七师九十七团第二营营长呼品一在济源县封门口阻击日军战斗中牺牲。

呼品一(1908——1938),原名庆朝,字品一,大名县大呼庄人,共产党员。参加过西安事变,抗战爆发后参加保卫保定、娘子关、太原等战役。

丁树本与河北民军四支队发生冲突,中共直南特委为团结抗日、一致对外、避免冲突,及时将四支队转移到大名以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后三支队也游击到大名,并入四支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十七支队。

夏,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长于光汉来大名检查工作,认为谢蕴山等人不应二次入党,恢复其脱党关系。

719日,伪河北省公署在天津成立,后将河北省划分为四道,冀南道治在邢台,辖大名、广平、肥乡、邯郸等33县。

83日,大名城内日军500余人,重炮2门,因外援断绝,已成孤城,陈明韶部马汝河特务连组织奋勇队攻入大名城,与日军发生激烈巷战,终因日军早有戒备,退回原防地。此役共击毙日军30余名,奋勇队伤亡20余名。

921日,陈明韶率部在窑厂击退日军,并追击到大名城下。

是月,丁树本、陈明韶取消部队政治部,人员充实到各团任政治指导员。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根据河北省军政现状,北自大沧河南至黄河,分为四区,其濮县大区辖濮阳、大名等六县,系因丁树本领导军政统一抗日,成绩卓著。

秋,中共党组织派遣辛古、汪洋、耿辛、谢冰到大名县开展妇女工作。

10月初,陈明韶大名县政府迁至张铁集。月余,迁至东劝庄。时第三旅近3000人,在大名县西南、东南活动。

1112日,陈明韶调四区支队在金滩镇、娘娘庙一带布防。13日,日军进攻卫河东部,突破陈明韶所部防线,陈明韶率部退往清丰,四支队退守杨桥。日军经金滩镇、冠县直扑聊城15聊城失守。

1412时,600余日军出大名城,袭击卫河以西抗日游击队,战至152时,日军不支,退守红庙、双台一带,被抗日游击队包围,经乘胜猛攻,下午15时,日军被击溃,退守大名城内。

大名城内日军、伪联合军自15日至19日,屡次向金家潭进攻,均被抗日奋勇队击退,龟缩大名城内,闭门不出。为防抗日奋勇队攻城,不时向城外发炮。

16日,大名城内日军倾巢出动,企图占据金滩镇,激战数小时,日军不支,17日晨,歼灭日军500余人,光复大名城,缴获步枪、机枪数百支。

是月,日伪大名县公署在大名城道前街恢复成立大名县立新民教育馆,馆长赵润生,下设图书部、阅览部、讲演部、康乐部,在城乡设阅报处20处,定期在集市巡回演讲,并设种牛痘等。

12月,河北省主席鹿钟麟任命丁树本为河北省政府冀南办事处处长,令其限制共产党。丁树本积极支持国民党组织的恢复工作,成立濮阳、大名等县党部,崔炳南、高卓如、王警民等人负责国民党党务工作,武冠军负责三青团工作。陈明韶取消大名县政府民训科,指令四区大队缩编,时四区大队驻防南马头,有3个中队,300余人。李大磊等抗命不遵,继续发展壮大队伍,又增加一个大队。针对与陈明韶统战关系恶化的现状,解蕴山、王纪明、李大磊、冯洋舟联名向中共冀南区委请示,要求解决大名县四区共产党的领导问题。

是年,伪华北建设总署加强公路建设,由各县伪公署指令保甲长派工征夫,强拆民房,侵占耕地,强迫修筑邯郸至肥乡、广平、大名、龙王庙、濮阳的公路。

日军为加强同各县日伪军的联系,日伪华北电报公司在邯郸西门里设立电报电话局,开通通往石家庄、大名、磁县、武安等地的电话专线。

国民政府派遣军统特务携带电台秘密潜伏在大名城内,设立军统大名情报组,组长为苗现吾(魏县人),活动在大名、清丰、南乐、长垣、东明、濮阳等地,积极搜集八路军情报,监视丁陈部队的行动和日军动向。

一九三九年己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11日,驻大名城日军500人攻占广平县城。

7日,日军30000余人分11路从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地出动,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

17日,伪大名县公署创办期刊——《新大名周刊》。

212日,大名城日军经龙王庙南犯,与丁树本部激战不支,遂退守原地,丁树本以小股兵力袭扰龙王庙。

25日,冀南行署发布五十六号破路训令,要求把村村之间的大车道挖深五六尺,以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接训令后,大名县四区大队成立民运股,发动群众破路拆寨。

是月,中共直南特委改为直南、豫北两个地委。直南地委辖南乐、清丰、内黄、濮北、大名等县,地委书记郭超,宣传部长白潜,有6000余名党员。

春,陈明韶部某营开赴杨桥一带,宣称冀南钞票为伪钞。三八六旅时驻军杨桥,准备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大名县四区大队在黄金堤与陈明韶部召开联欢会,坚持抗日立场并揭露其阴谋。

中共直南地委派陈子敬帮助大名县五区建立党组织,3月,又派曹玉昆在束馆一带组建五区工委、区政府、抗日游击队、救国会,曹玉昆任区委书记,王捷三任区长。五区游击队百余人,步枪50余支,机枪1挺,李向哲任队长,冀洪谋任政委,刘镜宇、吕省武任副政委,活动在北峰、固城一带。

3月,大名县第四区救国会成立,冯洋舟任主任,林省三、郭养之、徐尧臣、廉一波分别任组织、农民、总务、青年等部长。并成立抗战大众剧团,团长田辛甫,指导员辛古,团员30名。数月后杨桥、黄金堤等四十余村相继建立农救会、青救会、自卫队、儿童团等组织。以杨桥为中心建立七八十处小学和3处抗日高级小学校,“一高”在西店,校长李方舟;“二高”在沙疙瘩,校长朱成业;“三高”在黄金堤,校长郭养之。

丁树本参加洛阳反共会议后,辗转山西等地。320日,会见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鹿钟麟介绍丁树本加入国民党,要求丁树本在所辖14县内设立县党部,大力发展国民党,限制共产党。

41日,丁树本返回濮阳,积极推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积极排挤共产党员,不准发展党员,取消指导员制度,取消救国会,禁止给士兵上政治课,在其军政机构中清理共产党员和其他进步人士。改组政治部,由国民党员安敦信替代晁哲甫接管政治部,集训其他任职的共产党员,逼迫共产党员、民先团员、进步青年陆续退出。同时,加紧国民党化,国民党濮阳专员常梦月成立“国民党指导专员办事处”,加强对各县党部的领导。又从大名请来摩擦专家武秀三(冠军),在濮阳成立三青团办事处,积极发展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丁树本司令部也成立“国民党特别党部”,与政治部联合要求所部官兵一律加入国民党,举手宣誓,地方官员举办培训班集体入党,突击发展国民党员。至10月党化结束。

上旬,陈明韶将大名县设立两个行署,第一行政公署辖一、二、三区,主任解蕴山,驻地北台头村;第二行政公署辖四、五区,主任崔炳南,驻地万堤镇。县政府驻二区侯村,政府秘书杨钟祥主持政务。第一行署二区大队大队长刘玉庆受人指使,包围北台头村,关押行署十余名工作人员,欲行活埋。行署主任解蕴山因公外出,刘玉庆畏惮后怕。在各界要求下,将全部关押人员释放,北台头事件和平解决。

15日,中共冀南区组织部长于汉光到大名县第四区指导工作,正式组建中共大名县四区工作委员会,解蕴山任书记,冯洋舟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大磊任武装部长,王纪明任宣传部长,归冀南三地委领导。大名县一、二、三、五区归直南特委领导。四区工委成立后,在胡马寨举办两期20多天的农会主任培训班。

17日,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在邯郸开办自动车营业所,开通邯郸、成安、魏县、大名之间的客货营运,每公里伪币4分,1吨每公里3角。在大名设营运站,占用大名城内福音会教堂办公。后又开辟邯郸经广平至大名的运输线。此为营业所的主要经营路线,它是“日本军国防武器的一部分”,承担日军扫荡时运输兵员、武器、弹药等任务。

5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回民连破袭馆(陶)大(名)公路,向善乐营(营镇)转移时,突遭国民党河北保安第三旅陈明韶部袭击,60余名战士被解除武装。时国民党大名县抗日政府活动在山岳村一带。

24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和朱瑞在善乐镇渡过卫河进入莘县抗日根据地。

66日,晁哲甫赴冀南区开会,在大名城西被伪军抓捕,经解蕴山、郭宪卿等人周旋,获救。

是月,日军扫荡广平县苏庄、张洞一带,三八六旅一部进行阻击,鸡泽、曲周、成安、肥乡和大名县四区大队主动迎击日军。

7月间,48辆汽车载运200余日军由邯郸开赴大名,骑兵团在日军回邯途中的成安县漳河店设伏,毙伤日军130余人,击毁28辆汽车,骑兵团伤亡30余人。

旱,重灾。28日,冀南50余县遭受水灾。自6月以来,冀南连降大雨,滏阳河、卫运河等河流同时暴涨,泛滥成灾。卫河水溢,迤庄、苏庄、史村等村庄平地水深五尺到一丈,解蕴山、冯洋舟、董佩玉等组织救灾,动用小麦7000多斤。据伪《河北省公署二周年施政纪要》对被水灾区轻重程度的分析和统计,拟定灾等最重县有大名县。

8月初,丁树本在濮阳集训所部政治部人员,动员加入国民党,集训结束后,加入国民党员者寥寥无几。诬陷大名四区救国会负责人有“派粮派捐之勒索行为”,停止财经供应。陈明韶公开阻止共产党在三旅中发展组织,动员国民党、三青团组成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战委会)等与共产党的抗日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动委会)对抗。国民党、三青团员在四区胡马寨成立“战委会”,在“动委会”抵制下“战委会”失败。崔炳南欲将大名县四区抗战大众剧团30余人改编为第二行署的宣传队,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四区抗战大众剧团绝大部分不同意归属崔炳南的第二行署。

是月,南乐县城日军强迫民工修筑通五花营公路,经丁树本部袭击,溃败城内。日军由龙王庙分赴大名城与五花营,被丁树本第一、第三支队截击回窜。

秋,孙汉章按照中共直南地委指示,在沙河路举办培训班,训练陈明韶第三旅排级干部。

98日晨,丁树本部第一、第三两支队进攻龙王庙,摧毁日军防御工事,残余日军退守大名城,被围困。9日,邯郸日军500余人增援大名,途中在魏县镇杨杜庄被堵截击溃。

上旬,大名、广平、肥乡、成安等地日伪军扫荡金安村、南盘一带。

1015日,冀南银行成立。晋冀鲁豫根据地统一货币,发行冀南币。

26日,日伪大名县公署为了“唤起民众对东亚新事态之认识”,在县关帝庙戏场举行各校文艺展览会,伪县公署要求各校学生作品必须“以和平救国、建设东亚新秩序、日华亲善等为题”,并将学生作品悬挂于墙壁上任人参观。

是月,石友三顽军退守大名、南乐、清丰、濮阳等县,在大名县沙圪塔设立招兵处,被大名县四区大队二中队一夜扫光。

丁树本下令解散大名县二区救国会,大名二区救国会召开代表会游行示威,坚决反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总会和大名县政府联合调查,证明合理,救国总会和各县进行声援,丁树本不得不恢复大名二区救国会工作。

115日,大名城日伪军赴城西北征兵、催给养,经大名县第四区自卫团夜袭击退,日军增援来犯,仍未能得逞。

15日,在大名县善乐营村召开会议,冀南、直南、鲁西南三个地区的县委书记、县长和部队团以上干部三四百人参加,邓小平、宋任穷等出席会议。邓小平作重要报告,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指示》精神,报告当前抗战形势和任务。

是月,中共冀南区三地委组织部长曹海波到大名县调整四区工委,四区工委书记解蕴山,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张新亭,武装部长李大磊,宣传部长王纪明,民运部长廉伯雅。组建四区党委,党委书记张力耕,以儒家寨为基础建立20多个农村支部,发展共产党员100余人。

日军在大名城道口西南建立军法机关和特务组织为一体的宪兵队,队长成田。

12月,大名、冠县、龙王庙镇日军进犯驻金滩镇的大名自卫队,被丁树本部第三支队协同高树勋一部增援击退。

冬,日军在张庄、龙王庙安插两个据点。大名城伪军一个中队,到万堤一带抢粮,大名县第二行署副主任董佩玉率行署特务队40余人阻击,击毙伤伪军多人。

是年,日本在邯郸设立日本烟草商行,生产销售卷烟,抢占市场,并下派代销公司到邯郸、大名等县大批经销。

金滩镇金北村组织青年抗日先锋宣传队,采用歌咏队形式,演唱抗日歌曲,发动民众抗日。

李泽新任伪大名县知事,荻野美男任顾问。李泽新将伪大名县保卫团改为保安联队,李泽新兼任团长,耿汉章任副团长,下辖两大队、七个中队。李泽新时期“县政推及权限所及村庄不过十分之三四。”

河北省有20个县年产棉400万斤,冀南道有大名、曲周、永年、邯郸、磁县、赵县、高邑,占全省三分之一强。

一九四零年庚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16日,大名城日军骚扰城西西店、八里庄(今属魏县),遭受八路军冀南军区七七四团伏击,激战三小时,消灭日军300余人,其余仓皇退往大名。时大名附近公路、电线多已被毁坏。

7日,大名城日军行至蔡家屯以西,误触地雷,遭丁树本第三支队袭击。

10日,张庄日军抓民夫修路,遇丁陈部队马汝河第三支队,战斗激烈,因日军不断增援,马汝河所部弹尽撤兵。大名城日军一股赴魏镇,行至沙口集遭丁陈部队伏击,回窜大名城。

16日,丁陈部队在大名城西北蔡家屯附近设伏,大名城日军分乘10余辆汽车触发地雷,炸毁汽车多辆。丁陈部队连续袭击北张、龙王庙、王军庄等地,击毙日军200余人。

22日,龙王庙日伪军进犯南北渠头庄,遭丁陈部队第八总队各部迎击,日伪军败退,追击至北张集以东,又遭到第一大队截击,日伪军伤亡甚重。

是日,一二九师下达冀南反顽战役任务。13日,筑先纵队独立团三营向石友三驻大名县果子园100余名骑兵发起攻击,因地形不熟,战士陷入水坑,又不习水性,冲锋不猛,致使顽军逃窜,仅毙俘数人。

八路军集结在大名以北地区,向南节节推进。16日,日军千余人掩护石友三顽军退逃,在广平县平固一带与八路军遭遇,经整日激战,击毙日军百余人,其余日军逃回大名城,八路军伤亡92人。

18日,石友三顽军大部自大名县至临漳县之间越过漳河逃窜到清丰、濮阳地区,向丁树本、高树勋部靠拢,余部自营镇、金滩镇沿卫河东岸南逃。冀中赵承金、谭冠三率南进支队在营镇渡河追击,在金滩镇歼灭石友三顽军800余人,2000余人起义,其余南逃清丰、南乐。讨顽战役暂告一段落。反顽战役中邯郸、大名等地游击队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邯郸县大队曾追击石友三顽军到大名县黄金堤一带。

是月,中共大名县第四区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大名县委,隶属中共冀南三地委。大名二、五区由直南特委划归冀南三地委,受冀南三地委派遣,解蕴山、李大磊等接管五区工委。原五区工委领导利戎便民碑人曹文远留冀南,陈子敬、魏焕洗回南乐。随后,解蕴山、李大磊、张靖华等成立大名县卫东办事处,主任张靖华。

邯郸日军增兵大名300余人,携带山炮2门,骡马200余头载运弹药、给养及米。

34日,因石友三卷土重来,八路军发起卫东战役。时国民党大名县政府驻劝善,陈明韶所部第三旅3000人驻马陵。石友三所部窜至金滩镇,八路军筑先纵队,奉命阻击,第一营长陈中敏指挥袭击其司令部,毙多人。在八路军猛烈攻势下,濮县、观城、朝城、大名等地顽军溃退南逃。丁部中的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脱险,国民党大名县政府随之解散,大名县第二行署主任崔炳南亦随之南逃,行署特务队由金滩镇转战到四区,改编为四区大队的一个中队。大名县国民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时任党部书记长为杨俊林。

6日,因丁树本、陈明韶南逃,大名、濮阳、清丰、南乐、东明、长垣六县各界代表民选专员和县长。大名县各村推选代表分别集中在崔野冲、于旺庄、张铁集民主选举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解蕴山当选县长,政府驻地崔野冲。下设五个区,每区设区长一人,废除国民党田赋制度和其他苛捐杂税,实行华北区合理负担统一累进农业税制度。

7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朱德等,指出此时应对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有所让步,将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略向北撤。在这次反磨擦斗争中,八路军能够巩固临汾、屯留、平顺、漳河、大名之线,已算很大胜利。在华北国共军事摩擦中共产党在华北特别在汾离公路、白屯公路、长治、磁县、大名之线以北已占绝对优势。

15日,石友三一部渡过卫河宿营金滩镇,骑兵团二、三营和筑先纵队一营发起攻击,毙敌不详,俘敌76人。卫东战役结束,赵谭支队留在卫东活动。冀南军民在束馆镇隆重召开万人祝捷大会,宋任穷发表演讲,表彰斗争精神,鼓舞斗志。

上旬,以大名县第四区大队为主,与五区、三区大队合并为冀南军区抗日游击大队第二支队,总兵力1500余人,李大磊任司令员,查茂德任副司令员,王嘉善任政委,邱新野任政治部主任。下设三个大队,一队长赵北源,二队长裴向哲,三队长郭俊之。

17日,日伪军抓捕民工修筑平大(北平至大名)公路大名至广平段,59日竣工。71日,伪大名县公署在大名城西王庄村树一通“利戎便民”碑,详记此事。“利戎便民”碑现存大名石刻博物馆。

19日,日军华北派遣军部署扫荡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重点是两项:剿灭共产党军队;肃清京汉、津浦两线中间的冀中地区,打通滏阳河及卫河水路。龙王庙日军向西付集进犯被击退。

下旬,大名县四区青年救国会动员农村模范班青年民兵组建青年连,有50余人,王风如任连长,宋书祯任副连长。同年秋,编入冀南青年团。

45日,一二九师发出指示,开展交通斗争,打破“囚笼政策”。自7日起至20日,冀南部队在群众配合下对平汉铁路和邯大公路进行破击。

10日,我军将日军一部包围在大名城南,猛烈攻击,日军伤亡惨重,退守城内,闭门死守,我军猛攻未克。

17日,大名、濮阳、清丰、南乐、长垣、滑县六县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清丰县安庄村召开,成立冀南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发乾任专员。

18日,建立中共冀鲁豫党委,下辖四个地委,一地委辖大名、内黄、南乐、清丰等县。

24日,伪河北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八道,原冀南道三十三县作了如下划分:邢台、沙河、任县、南和、平乡、威县、广宗、清河、内丘、尧山、隆平、临城、柏乡、巨鹿十四县规划为顺德道(原津海道的南宫也划入其中);元氏、宁晋、高邑、赞皇、赵县划入真定道;邯郸、永年、肥乡、广平、曲周、大名、成安、鸡泽、磁县、东明、长垣、濮阳、南乐、清丰十四县划归冀南道。

伪河北省公署把邯郸等十四县划分为冀南道的理由为:“㈠邯郸、成安、永年、曲周、肥乡、广平、鸡泽、磁县八县为清广平府,亦即古之广平郡,唐至宋金之洛磁诸州也;㈡大名、南乐、清丰、长垣、东明、濮阳六县为清大名府,古为魏郡,至五代始有大名之称,然区域与后世不同,今本省南端形势之形成,盖始于元代,但元明优多领内黄、浚、滑三县,实较今境为广,至清雍正三年始罢领内黄等三县,改属河南。㈢以上各县,均在本省南端,特合一区”。日伪认为,该道居河北省南端,故称冀南;冀南道以大名县比较适中,然交通不甚便利,在地方治安未完全恢复之时,暂治邯郸。

是月,冀鲁抗日中学成立,校址在大名县后北峰刘家大院,其前身为冀南三专署干部学校,归中共冀南区三地委、三专署直接领导,校长谢鲁民,党支部书记冯洋舟,活动在金滩镇、馆陶一带。

日军开始推行蚕食、囚笼政策和强化治安运动,沿大广公路安插刘军庄、蔡屯、高寨、张庄屯、柏村(邵村)、王村集、杨庄、田固等据点、碉堡,沿卫河安插东门口、南桥口、阎庙、前王庄、善乐营、金滩镇等据点、碉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扫荡。以卫河和大广公路为界将大名县分割为三块,为适应抗战形势,大名县划分为大名、元城、魏县三县,日伪大名县公署仍辖原大名县境,分全县为20个区。

525日,中共冀南三地委在刘鸭窝村宣布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地北峰村,辖209村,县长栗汇川(李向哲)。以原五区工委为基础,组建元城县委,刘镜宇任县委书记。

6月间,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郑一平任县长,下设行政、文教、财政、粮秣、司法、武装等科,辖345个村,下设5个区。中共大名县委书记王纪明调冀南一地委工作,副书记张新亭负责全面工作,不久尹维春任大名县委书记,王绍卿为民运部长,田洪涛任组织部长,李耕任宣传部长。

大名县分为大名、元城、魏县三县后,魏县又分为漳河县、魏县。时国民党、三青团活动猖獗,在地主富农知识分子中间影响较大。大名、元城两县健全县区组织后,中心任务转向基层组织建设,推行三三制基层政权,发动组织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文化救国会及青年抗日先锋队、模范班、自卫队、儿童团等,辛古为大名县妇女救国会主任,张赤光为元城县妇女救国会主任,两县分别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动员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又推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雇工增资等经济政策,发动和依靠群众,逐渐打开局面。

10日,日军2000余人由龙王庙南下,攻占南乐县,以大名县李马陵人李铁珊为维持会长,不久,出任伪南乐县知事。

12日,日军两名侦察骑兵与冀南军区三团一营一连警戒人员在元城县五区朝固小河洼遭遇,日军被歼灭,二团无一伤亡。随之,日军步骑400余人进行扫荡,在元城县果子园与二团一、三营激战,毙日军60人,二团伤亡30人。

15日,宋任穷、王宏坤发布《冀南军区命令役字第二号》,指出,大名城现有日军200余人、伪军400余人,城北王吕庄、张庄、前后杨庄、魏庄各有日伪军数十人。命筑先总队一团(缺一个营)积极袭击龙王庙之敌,并破坏龙王庙以南道路。战役结束后,青年纵队、六旅四团转移到大名县西部活动,主要作战方针为争取和打击伪军、土匪,并发动民众。

上旬,根据黎城会议精神以及一二九师具体指示整编部队,原第五军区特务团和原大名二支队编为第二十六团,团长赵鹤亭,政委王嘉善,隶属冀南军区新编新九旅。

20日,大名、肥乡、广平、曲周等地日军3000余人,坦克10余辆,对大名以北地区进行“扫荡”。

25日,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三团政委史钦深率两个连与日军转战于西河寨、孟良寨、和寨、樊河道等村庄,毙敌500余人,史钦深及127名指战员牺牲。大名县军政机关安全转移。扫荡中,3架日军战机轰炸和寨卫东支队,炸死20余人,毁坏房屋30余间。

下旬,大名县建立6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各区游击队也分别建立。元城县在五区抗日游击队基础上,组建独立营和保卫队。独立营有300余人,马彬任营长,刘鸣桐任副营长,活动在北峰、张铁集、白果等地。

30日,八路军总部将冀南三军分区所辖大名、元城、魏县、成安、临漳、漳南划出组成新的一军分区,丁光周为司令员,后桂干生接任,魏开荒任副司令员,刘大坤任政委,参谋长郭好礼。

是月,元城县布告各村,废除私塾,办小学,恢复发展基础教育,秋,招考小学教师解决教师缺少问题。

伪《大名通讯》报道,“李(泽新)知事为彻底防范共匪,阻碍交通计,特饬建设科将该公路旁,每距十里,筑一碉楼,同时商请友军,并派县警备队,分别驻屯,以资防守”。

上半年,日伪统计,大名县面积16695平方公里,下设5个区,101344户,574569口,物产有金丝蜜枣、锡器、草帽辫。以磁县、成安、大名为财务稽查区,设稽查专员一名。

7月初,在魏县南北皋成立中共冀南区一地委和一专署,地委书记周东光,专员于光甫,辖大名、魏县、成安、临漳、漳南、元城六县。

2日,新八旅二十三团由大小磨庄向孩儿寨转移时遭4架日军战机袭击,牺牲4人,负伤11人,跑散244人。

是月,伪冀南道尹薛兴甫上任,催促所属各县设修志局,续修县志。伪大名县公署组织人员编辑,但未成书。

日军扫荡卫东抗日根据地,向前常庄等村水井投毒,致使村民不同程度染病惨死。

日伪加紧修筑邯(郸)济(南)铁路,西段所经的大名、肥乡已经动工兴建。

88日,朱德、彭德怀下达百团大战战役行动命令。对于邯大路,要求“分派足够部队宽正面的袭击之”。

20日,百团大战开始,八旅二十二、二十四团、独立支队十八团及一、三分区部队同群众参与。地方武装力量、干部、群众主动出击,骚扰敌伪据点,割电线,破公路、封锁沟,挖路,拆楼,平寨围等。自23日夜开始,八旅二十四团、二十三团一个营及十八团配合军区基干营各大队对大邯公路进行三昼夜破击。24日夜,大名、广平各出动一千名群众配合十八团,破击广平至大名公路。25日夜,遭日伪军伏击,八旅战士伤15人,失踪2人,群众多人负伤。破击公路10余公里,公路变成深沟,汽车无法运行。

是月,冀鲁抗日中学随冀南区第三行政专员公署活动在大名县樊河道、广平等地。

92日,大名东南东里集(原文如此,疑为大名县西南今属魏县的方里集)日伪军500余名,向十八团进犯,遭到埋伏部队猛烈攻击,毙伤伪队长以下90余名,生俘5名,我军排长以下10余人受伤。

7日,因日军已经封锁卫河,日夜动工兴建邯济路、沧石路、德石路、平大路,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彻底摧毁日军以公路分割各根据地的企图。破击邯大公路由宋任穷全权负责,新八旅二十四团、二十二团为第一破击队,由八旅政委肖永智、副旅长王近山指挥,破击邯郸至广平段;独支十八团为第二破击队,破击广平至大名段。

10日,十八团将大名、楚旺进犯马头集之日伪军百余人击退,毙伤20余名,十八团伤10余名。

大名城日伪军百余人,掩护大车10余辆,于22日北犯,被十八团一部击退,夺获全部大车及骡马30余匹,肥乡日军乘汽车4辆增援,被截击,激战二小时,缴获汽车4辆,当即安全退出。是役,击毙日军百余人。

24日晚,破坏邯郸、肥乡、广平、大名间公路各10余里,挖沟60余道,收电线800余斤,击毙巡路日伪军20余人,我军伤10余名及民众6名。

28日晚,破坏广平、大名间公路路基10余里,砍电杆100余根,收电线600余斤。

30日,冀太军政委员会指示,继续破击平汉、德石铁路、邯大公路等,使之不能恢复通车。冀南军区命令六旅独支(一分区)以三分之二兵力,以邯济线邯大段为中心进行不断的破袭,阻止汽车路、铁路不能通行,并负责摧毁已修起之路基,努力开展漳卫河北岸工作,防止石友三残部北窜,另以三分之一兵力于大名以西地区整军。 

10月下旬,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沙疙瘩村成立大名县抗日师范学校。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创办三所抗日高级小学校:“一高”在北峰后迁张铁集,校长张作三;“二高”在沙河路,校长曲辰;“三高”在华庄,校长刘敬之。

是月,尤兴武任大名县长。

1030日至112日,第三次破击邯大公路。在大名活动的独立支队十八团,由团长桂干生率领,在2500名群众配合下破坏20多华里。日军《华北治安战》称“此次袭击……损失甚大,需要长期方能恢复。”

1113日晨,大名、广平出动日伪军500余人,合击平固店地区。21日,经杨桥,一部返回广平,一部返回大名。此次扫荡不同以往,行动速度快,且在根据地夜间行军,行军中使用便衣。

是月,元城县青年救国会挑选60余人组建青年连,杨华民任连长,张向辉任指导员,活动在北峰、北李庄、劝善、杏现、东纪庄、束馆一带。依托青年救国会,郭广运、杨化民创办80余人的元城县秧歌队,宣传发动、组织、教育群众抗日救国。

124日,徐向前率50余人从冀鲁豫边出发,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入冀东南边界后,二十二团一营两个连掩护,在金滩镇附近卫河拐弯处的黄庄村渡河,被金滩镇日伪军发现,出动40余人携机枪1挺进行袭扰,牺牲1名华南代表。

是月,大名县以杨桥为中心,50多个村庄建立群众组织和民主政权,其中40多个村建立中共党支部,有党员500多人,建立自卫队、模范班,30多个村有35支长短枪。

是年,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群众创建漳河左堤,上起魏县、大名交界处,下至红花堤。又疏浚宋庄至阎桥村漳河河道。漳河主流北移,余流时断时续。

蝗虫成灾。

武术拳师刘长春逝世。刘长春(1862——1940),字芳圃,人称“老芳子”,大名县赵站村人。自幼酷爱武术,精通大洪拳、二郎拳,在大名一代颇负盛名。二十余岁即被聘为大名道台武师。又师从东明县少林寺田魁造大禅师习练佛汉拳,出师后仍返大名任道台武师,收徒传艺。1930年应大名国术研究社多次邀请,出任武术总教师。